申請移民德國,在德國養老是什么體驗?
德國這個國家的社會福利十分優厚,不少人對于這個福利國度有很深的向往。德國也被譽為全球內的養老圣地。那么移民德國,在德國養老是什么體驗?
1、而在中國,養老是件成本很高的事情
曾有經濟學家測算,在2027年退休的職工,需要一筆300萬-500萬元的積蓄,才能安心度余生,如果是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,所需費用甚至高達1000萬元!
假設年通脹率為3%,60歲退休、平均壽命80歲,不考慮收入增長和理財投資的情況,以每月消費2500元來估算,50歲的“60后”到60歲退休時,需要準備115萬元;40歲的“70后”需要準備155萬元;30歲的“80后”則需要準備208萬元。
這樣測算,實際上還排除了住房這項剛性消費,如果你無房,或住房條件太差,需要改善,那就是一筆更大的開支。假如把健康消費、就醫看病的開支考慮在內,那么,養老成本就更是一筆驚人的數字了。
2、中國養兒防老觀念太強
許多老人都指望著將子女撫養大了之后,自己的晚年能夠靠他們安度,這固然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,但現實情況是,現在很多老人只要求兒女不拖累自己的生活就知足了。
老人們現在對兒女更大的期望其實是陪伴,因為比起經濟上的貧困,他們更擔心的是心靈上的荒蕪。
3、而德國,老人們普遍認為人生六十才開始
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養老保險的國家,“從搖籃到養老”的福利體系為國民提供了全面保障。
德國養老主要有兩個原則:一個是社會、政府、個人共同養老,第二個是將不同的養老分階段按不同方式“養”。而公共養老保險是絕大多數退休者的主要生活來源。
目前,德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。養老金平均水平為1083歐元:繳費比例為雇員稅前工資的18.7%。由于德國生活費用不高,養老金相對豐厚,因此退休后的老年人較為富足。
多數人還是選擇居家養老,也就是老年人自己在家中居住,靠養老金和存款度日,他們依舊居住在自己原有的居所內,依托周邊的養老機構,養老機構提供上門護理服務,并提供日間護理和短期托老服務。
這些在家中養老的老人,以獨居為主。德國老年人之所以選擇獨居,一方面是不想打擾子女的生活,另一方面是沒有法律規定子女負有贍養義務。
另外一種形式是“社區養老”。老年人搬離原有老舊住所,入住社區內居家服務公寓中,公寓整體采用無障礙化設計,另附加許多老人服務硬件設施,如電子信號器等,相比原有的住所更適宜老人養老,并且也提供相應的上門護理服務。
社區養老的好處是,老人生活在原有的社區之內,不脫離社區的人際關系,而且還可以在社區內組織老年人之間的互助。如今,這樣的社區養老形式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的認可和歡迎。
為了解決養老院床位不足的問題,政府鼓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。因此,政府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提供三級補貼金錢。
對于在德國養老我們就說到這里,如果您打算申請移民的話,那么您最好先來了解一下德國的諸多生活習慣。多謝閱覽!
聲明: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
上一篇:德國最適合外籍人士工作的5個城市
下一篇:德國最適合居住的15個城市
了解詳細的德國移民福利
請您至少填寫手機號方便您咨詢